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偷听门"背后 是数据安全的刚需

        【每日科技网】
每日科技网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和朋友聚会聊天时,说到了健身的话题,随后翻阅该资讯类APP时,发现被推送了不少相关内容;

  或者刚说了想吃什么,手机里就蹦出了相关推荐;

  又或刚说了要买什么,相关APP就出现了相关广告;

  ……

  有这样体验的人,心中一定会冒起一个“细思恐极”的念头:我被软件窃听了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APP在“偷听”说话,进而实行相关推荐;有记者耗时3个多月,亲测“饿了么”“美团外卖”后发现,谈话提及某种食物后,出现相关推荐的概率超过70%。无独有偶,早前不少APP均遭遇相似投诉,而放眼国外,Facebook与Instagram也陷入“窃听”用户的质疑中。可以说,“APP偷听门”已经引发全球用户关于个人隐私保护的深深忧虑。

  不过,尽管“偷听门”的推测很多,但大都还未证实,业内专家也观点不一。有的说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有的解释说,利用麦克风权限“偷听”用户会产生倍增的数据,处理很贵,得不偿失;有的分析说是巧合,可能是APP利用其他渠道获取的大数据测算所得;有的甚至将“偷听门”的爆发解释为“孕妇效应”,即当人怀孕了就更容易发现孕妇,也就是说伴随关注度上升,一些偶然因素会让人觉得是个普遍现象。莫衷一是的解释,呼唤监管部门给出权威说法。换句话说,权威的声音慢一拍、行动迟一步,用户数据安全感就少一分。

  与此同时,上述APP接连“喊冤”,均保证只会合法合规地获取和使用用户信息。即便如此,许多用户的担心还是无法打消,因为互联网公司滥用大数据的“前科”并不少。实际上,这种不信任的源头,来自APP获取用户信息权限的模式。当用户注册某个APP时,就会弹出要求用户授权各类信息权限的条款,包括通讯录、麦克风、话筒、地理位置等。这种情形下,用户要么接受“霸王条款”,要么被“隐形套路”,否则无法使用APP。没有选择权——个人信息第一道关口的失守,是用户缺失数据安全感的重要原因。

  今天,数据价值堪比石油,引得商家“争抢”甚至“窃取”,是因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已经被“算法”包围。企业利用“算法”挖掘分析用户数据,可以精准判断用户的消费需求,从而精准“推销”产品、谋划产业布局。但是,对用户而言,乐也算法,忧也算法。乐的是算法带来服务个性化,忧的是算法提供的服务“太精准”。一旦数据泄露或者被滥用,骚扰电话、网络诈骗等也可以从过去的“误打误撞靠运气”变得“精准定制有底气”。保留免受骚扰的权利、自主选择的权利,正是用户重视数据安全感的根本原因。

  捍卫数据安全,就是在守护美好未来。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把关,不仅要养成安全使用APP的习惯,而且还要在发现隐私被侵犯时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企业亦如是,如果不是“视力检测不合格”,便一定能看得清,一旦安全事故的“灰犀牛”来临,商家将丧失更多用户;也一定能够看得远,因为只要数据安全受到威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商业前景就会受到挑战,放弃窃取、滥用数据的眼前利益,共同守护数据安全才是明智之选。以制度构建立体防御体系,形成个人、企业与相关部门共同发力的监管网络,方能阻断窃取隐私的“不法之手”。

  有人说,安全感就是“我怕黑,而你是光”。今年两会便投射这样一束光,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发言人张业遂透露,“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这意味着我们将告别个人信息保护分散立法状态。未来,有了专门法律做“靠山”、各方合力当“堡垒”,企业非法收集、滥用数据的“灰色空间”将越来越小,用户的数据安全感也将越来越实。

  这正是:算法推荐商家赞,生活陷入包围圈。隔屏有耳真恐怖,网上冲浪盼安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