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资讯 > 正文

小米携百余所院校机构共同探索智能硬件产业高水平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每日科技网】

  135所院校机构加入,政企校联合培养行业急需的高水平复合型应用人才,助力国家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并努力开创智能硬件产教融合的“小米模式”。

  5月29日,由小米集团、中山大学、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牵头组建的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贵阳举办成立大会。贵阳市副市长刘岚、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会长(驻会)许世杰、小米集团副总裁屈恒、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院长刘万泉、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文静华,以及来自全国的高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参会。

  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是小米响应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在教育部指导下牵头建立的非独立法人组织,旨在联合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协同培养行业急需的高水平复合型应用人才,助力国家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目前已有135所院校机构加入共同体,包括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等,预计今年内参与的院校机构将达300所,并有500家小米生态链和服务商企业逐步加入。

小米携百余所院校机构共同探索智能硬件<a href=http://www.newskj.org/news/kjcy/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产业</a>高水平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贵阳市副市长刘岚在共同体成立大会上致辞。刘岚说,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的赋能和产教融合的加持。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机器人展厅、机器人赛道赛事场地、机器人成果演示区、实训基地、认证中心五大板块为主要内容,打造“产、学、研、创”为一体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典范,将助力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产业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机器人、智能制造、新能源专业等学科升级,提高行业企业的应用研究、生产制造和服务水平。衷心希望大家集思广益、贡献智慧,为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谋实事、出实招、解难题,政府将全力营造制度供给充分、条件保障有力、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会长(驻会)许世杰表示,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智能硬件技术正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小米作为智能硬件领域的领军企业,联合国内的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和职业院校代表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联合推动智能硬件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这将对整个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小米集团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共同体理事长屈恒在发言中称,在多年持续投入硬核技术的过程中,小米深深认识到,无论是要从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还是整个产业要长期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企业联合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一起努力,一起推动人才培养和产业进步。所以小米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牵头建立产教融合共同体,政企校联合培养行业急需的高水平复合型应用人才,助力国家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屈恒说,共同体将依托小米自身优势,聚焦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领域,持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教育链深度融合和有机衔接,努力开创智能硬件产教融合的“小米模式”,为中国的产业人才培养、为中国新一代智能硬件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米携百余所院校机构共同探索智能硬件<a href=http://www.newskj.org/news/kjcy/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产业</a>高水平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大会举行了基础教育战略合作签约、国际产教融合合作签约仪式及多项论坛。现场还展出了开放程度极高、能进行软硬一体教学的小米四足开发实践平台,以及可快速搭建智能产品、进行基础教学和创新开发、并可完成产品化企业级教学实践的小米自研Xiaomi AIoT开发平台。

  教育部2023年7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有计划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指导建设一批全国性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小米根据教育部指导精神牵头组建共同体,将通过政企校深入合作,整合资源,搭建产教对接平台,例如校企互设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员工培养培训基地、岗位技能实训中心、员工生涯发展与职业体验中心;同时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机制,支持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从教、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面向共同体内企业员工开展培训;推动成员单位科研资源共建共享、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

  此外,共同体还将积极探索在数字物联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智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合作,聚焦“走出去”企业海外业务发展,在“一带一路”沿线组建国际产业学院,培养满足当地发展和出海中资企业需求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

  本次共同体成立是小米积极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投身于青年人才培养和国家产业发展的又一次新探索。小米一直秉承开放合作的精神,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科学基金捐赠等领域,积极尝试新模式、新路径。

  2022年2月开始,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联合高校开展“小米青年学者”项目,计划捐赠5亿元,覆盖100所高校,用于中国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已支持青年学者超500人。小米公益基金会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捐赠5亿元,支持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研究,推动北京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此外,“小米奖助学金”项目截至2023年已覆盖60所高校,累计奖励资助7780名高校学生,未来计划奖助学生总数超过7万人。

  小米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携手清华、北大、中科大等10余所国内高校,建立双导师联合培养机制,招收人工智能、大数据、通信等相关领域的博士毕业生加入小米,加速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小米还在2023年建立小米AIoT职业能力认证体系,通过健全的认证机制为智能物联网行业培养输送人才。

  2024年5月19日,小米工程师训练营(南京)开营。该项目是小米对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新探索,让小米工程师进入高校,面对面给学生培训,增强在校生的科研能力和职业竞争力,助力人才成长。

  面向未来,小米将秉持“选择对人类文明有长期价值的技术领域,坚持长期持续投入”的科技理念,始终坚持加强研发投入,始终坚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始终坚持营造鼓励创新、鼓励钻研的工程师文化氛围,以“技术为本”的铁律,死磕硬核科技;同时协同产业伙伴,从行业开发者、供应链到智能制造,全链路布局“产业生态”,真正成为中国消费电子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推动者、贡献者、引领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